登录  |  注册
查看: 3305|回复: 4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识别翡翠“地张”的意义[转] [复制链接]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07-11-1 10:07:14 |只看该作者 |倒序浏览
    地张”又称“底”,或着“底子”,在种、水、色、底等评定翡翠质量的指标中,最让人感到模糊但又回避不了的概念就是“底”了。因为论玉比论“底”,谈翡翠也必谈“底”。对于底的解释,在翡翠界和以往的珠宝书籍、书刊中有过多种不同的解释,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观点,有以下三种:
(1)
一件翡翠饰品,很少有满绿或满色的底,就是翡翠玉料中无色的部分———这是翡翠商界对“底”
(2)
整个翡翠饰品的外表面,就是翡翠的底。若将一件翡翠制品比作一件书画作品,则整张纸就是书画作品的底(这张纸可比做翡翠饰品的外表面),而玉料上的颜色就是纸(底)上着了墨彩的部分。当然,着墨彩的部分与空白无色部分必须有机结合,形成一个协调的整体,这幅作品才算好的作品、才具有较高的价值。这是对翡翠的“底”所作的带有艺术性、形象性,但却是有点牵强附会的解释。
(3)
:“地张”或“底子”就是质地,质地是指翡翠本身除颜色以外的其他性质。这种观点在传统的玉石界有一定的代表性,如软玉、寿山玉、青田石等玉石的“底”就是这样解释的。但仔细一想,却与翡翠界中所指的“底”的概念不相符——首先,既然不包括颜色,那么流行于翡翠界的“紫花底”、“豆青底”等等名词,有将作如何解释?其次,翡翠界中所称的“质地”,是指硬玉的结构与构造,即“种”的概念。所以“地张”并不是质地。

笔者认为,以上三种对翡翠“地张”——“底”的解释都是不确切。评价翡翠价值时是最注重的是绿色,对于翡翠而言,绿色的载体即为“底”(除绿色以外的所有物质的总和就是“底”——包括其他颜色)。

“底”主要指玉质(矿物组织结构)细腻的程度、玉件的透明度、裂绺、杂质(纯净度)的状况,同时也兼含了色调和颜色的分布特征。总而言之,“底”是翡翠种、水、色、净的综合体现;“底”既是人眼对翡翠外表和内部的一个直观感觉,又是一项综合评定翡翠质量的指标,它更多的是作为一项观赏性、审美性的评价指标。离开了矿物的结构与构造(种)、离开了透明度(水),不考虑颜色的种类和颜色的分布特征,我们就解释不了以往翡翠界对“底”的界定和描述。在观察和理解:“底”有三点值得我们注意:

翠(绿色)以外的其他颜色——底色

当翡翠无色时,此时“底”为种、水、净度、裂绺的综合体现。

当翡翠为满绿或满色(橙、黄、黑等)时,颜色与底子融为一体,此时“底”即为种、水、色、净和裂绺的综合体现。

评价一件翡翠成品或着半成品“地张”的优劣,主要着眼于:

首先,看翠与种、水之间相互映衬得效应。这个效应包括三者之间互补或不补,甚至相互制约的效应,以及玉件外表的光泽特征。

其次,看翠和翠以外部分,即与整个基底的协调程度。

最后,看翡翠的净度。翡翠玉件的裂绺、白棉、黑斑、灰丝、冰渣等瑕疵越少,则“地张”可能越好。

综合以上三项评价原则可知:“底”以质地坚实、透明度高、光泽柔润、洁净无杂质的硬玉结晶集合体为好。底洁净细润的翡翠玉料经加工后,表面非常光滑,在光的照射下光泽霍霍,充分反映出翡翠的神韵和灵性,在翡翠界称这种现象为“宝气足”。只有底洁净细润,光芒四射,才能配衬出翡翠的高雅富丽,给人以碧绿欲滴,静若秋水或如火如荼的感觉,翡翠界称这类感觉为“放晴”。“底”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翡翠玉件的加工质量,影响到翡翠玉件质量品级和商业价值。所以,正确识别和评定翡翠的“底”,具有重要的美学和商业意义。

具有玻璃般光泽及透明度的底称为“玻璃底”,其透光深度约为9毫米;在光照下细腻润泽、柔和宜人的底称“糯化底”或“芙蓉底”,其透光深度约为6毫米;清澈明亮的底称“冰底”或“水底”,其透光深度通常在6-9毫米间……这些都是优质翡翠的底。劣质翡翠的底看上去粗燥、暗淡、杂质多;缺乏生气和灵性,如石灰底、岩石底等。翡翠中常见的底有玻璃底、蛋清底、糯化底、米汤底、青水底、灰水底、紫水底、浑水底、细白底、白沙底、灰沙底、豆青底、紫花底、青花底、白花底、瓷底、白底、糙白底、粗灰底及褐黑底等。

“种”和“底”是两个非常容易混为一谈的概念,“种”的内涵是矿物结晶体粒度的大小、硬玉纤维结构的粗细的结构的疏密;“底”则是种水色等特征的有机结合和综合反映;识别“种”注重的是对翡翠内部构造的微观指标,观察“底”则强调的是翡翠的有关指标综合而形成的一个外在的、宏观的、整体的感觉。所以,二者既有联系,又有区别。

“种”差则“底”差,但“种”好“底”却不一定好,只有种水俱好,才能有好底子,只有种水色和色的均匀度俱佳,才会出现很好的底子,这是我们对翡翠的质量进行长期观察,思考后做出的总结。

由于历史的、文化的、商业习惯等原因的影响,在玉石评价过程中,对同一个名词,同一项指标,不同的地区,不同的书刊中常常会有不同的解释;即使在同一个地区,同一个名词在不同的玉石中的含义也不尽相同,如对软玉、寿山石、鸡血石的“底子”的解释就与翡翠的“底”的概念不尽相同。玉石界有些名词术语的混乱造成了概念的模糊,使人们感到无所适从,也不利科技、科普工作的开展。如果对流行在玉石行业中的名词术语以技术标准的形式,做出科学、准确、简洁的定义或规定,则对珠宝科技进步和商业发展,对消费者认知和接受宝玉石商品,都将产生积极作用。

[ 本帖最后由 wanglei01 于 2007-11-1 17:28 编辑 ]
收藏收藏0 顶0 踩0

   举报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沙发
发表于 2007-11-1 10:40:41 |只看该作者
学习

   举报

Rank: 15Rank: 15Rank: 15Rank: 15Rank: 15Rank: 15

板凳
发表于 2007-11-1 17:29:46 |只看该作者   (爱玉老友群:81189233)
营养帖

   举报

Rank: 7Rank: 7Rank: 7Rank: 7

地板
发表于 2007-11-1 19:21:56 |只看该作者   (和翡翠有个约会)
肥料

   举报

5
发表于 2007-11-1 23:26:20 |只看该作者
不错的知识

  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手机版|网站地图| 爱玉网 - 大型珠宝黄金综合网站 ( 沪ICP备11050319号 )

GMT+8, 2024-10-13 12:22 , Processed in 0.014880 second(s), 5 queries , Memcache On.

回顶部
关闭

扫描下载爱玉网App

扫描关注爱玉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