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玉网

标题: 古玉蝉一枚,求行家高见 [打印本页]

作者: 相忘于江湖    时间: 2010-7-17 14:49:27     标题: 古玉蝉一枚,求行家高见

杂拍 092.jpg 杂拍 094.jpg 杂拍 095.jpg 杂拍 097.jpg 杂拍 102.jpg 杂拍 100.jpg

   杂拍 043.jpg

  一个偶然的机会,我得到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枚玉蝉。这枚玉蝉,由于年代久远,沁结百出,已有次生结晶,基本上看不到她原来的玉质了。我们只能从她的右上角的那块颜色去推断她应该是和田青玉。这枚玉蝉光洁明亮,玉质呈半透明状,沁色深入玉理深处,沁得五彩斑斓,光彩夺目。她包浆深厚,精光内敛,作中心穿孔,虽薄薄一片却贵气十足,令人爱不释手。刀工圆滑老到,作双面雕,而最令人惊奇的是每面的沁色各不相同,大异其趣,令人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,在这一片小小的玉蝉上表达得淋漓尽致!这枚玉蝉小巧玲珑,应是女人之物。而且一定是贵妇人才能拥有的,说不定还是古代哪位帝王的爱妃或是公主的胸前爱饰呢。

图片附件: 杂拍 092.jpg (2010-7-17 14:49:27, 41.25 KB) / 下载次数 5
http://bbs.woiyu.com/forum.php?mod=attachment&aid=NDc3NjMxfGRhNzgwNmRkfDE3Mjg3NzkxOTl8MHww



图片附件: 杂拍 094.jpg (2010-7-17 14:49:27, 38.93 KB) / 下载次数 5
http://bbs.woiyu.com/forum.php?mod=attachment&aid=NDc3NjMyfDY1ZTVhM2UyfDE3Mjg3NzkxOTl8MHww



图片附件: 杂拍 095.jpg (2010-7-17 14:49:27, 46.77 KB) / 下载次数 5
http://bbs.woiyu.com/forum.php?mod=attachment&aid=NDc3NjMzfDViOTQ0YzE0fDE3Mjg3NzkxOTl8MHww



图片附件: 杂拍 097.jpg (2010-7-17 14:49:27, 35.19 KB) / 下载次数 8
http://bbs.woiyu.com/forum.php?mod=attachment&aid=NDc3NjM0fGUzNmY0NjA3fDE3Mjg3NzkxOTl8MHww



图片附件: 杂拍 102.jpg (2010-7-17 14:49:27, 43.81 KB) / 下载次数 6
http://bbs.woiyu.com/forum.php?mod=attachment&aid=NDc3NjM1fDc3MDIyNmQ2fDE3Mjg3NzkxOTl8MHww



图片附件: 杂拍 100.jpg (2010-7-17 14:49:27, 32.73 KB) / 下载次数 8
http://bbs.woiyu.com/forum.php?mod=attachment&aid=NDc3NjM2fDRhYTU4ZTZmfDE3Mjg3NzkxOTl8MHww



图片附件: 杂拍 043.jpg (2010-7-17 14:49:27, 59.36 KB) / 下载次数 3
http://bbs.woiyu.com/forum.php?mod=attachment&aid=NDc3NjM3fDhkZDk5ZjJmfDE3Mjg3NzkxOTl8MHww


作者: 阳美    时间: 2010-7-17 14:54:17

围观
作者: 静夜思    时间: 2010-7-17 15:08:08

欣赏
作者: 木头人    时间: 2010-7-17 15:10:34

玉蝉有时是塞死人七窍用地!
作者: 玉真子    时间: 2010-7-17 15:17:52

相忘于江湖
作者: jenniferlee    时间: 2010-7-17 15:50:15

玉蝉有时是塞死人七窍用地!
木头人 发表于 2010-7-17 15:10


是的,配之不吉,有些老玉件收着就好,不一定要随身的。

出土玉件很多是随往生者同葬的,多为贴身之物,其沁也不是单纯的土沁,这种古玉是不适合直接佩戴的。

当然,一些传世的东西还是不错的。

话虽不好听,忠言逆耳,勿怪。
作者: 锦毛鼠白玉堂    时间: 2010-7-17 16:06:06

7楼高见,学习了
作者: 买完东西做什么    时间: 2010-7-17 16:15:43

呵呵,欣赏您的美物,此件沁色漂亮,通过图片看,此件蝉佩年代相当的老,应该为红山河磨料佩蝉,且此物件应该经过长时间把玩,沁色已经把玩得相当出色,希望您可以把此件器物盘通透,直至脱胎,菜鸟浅见,感谢您分享此件美物!!!!
作者: cnjszj    时间: 2010-7-17 16:18:53

会不会是我们中哪个人的前世用的呢??哈哈~~
作者: yes    时间: 2010-7-17 17:09:43

象汉代的。
作者: 御灵翡翠    时间: 2010-7-17 17:38:05

8错8错这是真的吗?
作者: 阿修罗    时间: 2010-7-17 17:44:07


作者: xzm04    时间: 2010-7-17 20:40:50

传说中的血沁?
作者: 三代玉情    时间: 2010-7-17 22:52:04

本帖最后由 三代玉情 于 2010-7-17 23:20 编辑
呵呵,欣赏您的美物,此件沁色漂亮,通过图片看,此件蝉佩年代相当的老,应该为红山河磨料佩蝉,且此物件应该经过长时间把玩,沁色已经把玩得相当出色,希望您可以把此件器物盘通透,直至脱胎,菜鸟浅见,感谢您分享 ...
买完东西做什么 发表于 2010-7-17 16:15

漂亮老土大紅沁色      少見美玉佩蟬
由於部份工藝刀法有異於紅山
沁色全器並未全部自然平均擴散
站立於研究立場
蟬的沁色漢代以前
工藝形制清代
合理懷疑是老玉老改
看到穿孔就可證明
不好意思提出不成熟的意見
作者: 玺德玉器    时间: 2010-7-17 23:22:17

是的,配之不吉,有些老玉件收着就好,不一定要随身的。

出土玉件很多是随往生者同葬的,多为贴身之物,其沁也不是单纯的土沁,这种古玉是不适合直接佩戴的。

当然,一些传世的东西还是不错的。

话虽不 ...
jenniferlee 发表于 2010-7-17 15:50

学习了
作者: 帝月十三    时间: 2010-7-18 15:12:29

这东西是放在死人嘴巴里的 感觉沁色奇怪不象是老货
作者: yes    时间: 2010-7-18 21:40:27

细看了一下,很有可能比汉代更老,应是红山文化的东西。
作者: 相忘于江湖    时间: 2010-7-19 12:52:19

欣赏
静夜思 发表于 2010-7-17 15:08


  多谢!
作者: 相忘于江湖    时间: 2010-7-19 12:53:43

玉蝉有时是塞死人七窍用地!
木头人 发表于 2010-7-17 15:10


  这枚玉蝉很明显是佩蝉。
作者: 绿茵翡翠    时间: 2010-7-19 12:56:54

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
作者: 相忘于江湖    时间: 2010-7-19 13:02:14

是的,配之不吉,有些老玉件收着就好,不一定要随身的。

出土玉件很多是随往生者同葬的,多为贴身之物,其沁也不是单纯的土沁,这种古玉是不适合直接佩戴的。

当然,一些传世的东西还是不错的。

话虽不 ...
jenniferlee 发表于 2010-7-17 15:50


  多谢你的忠言好意,有心了!至于适合不适合直接佩戴,这因人而异。我的体会是,与之有缘的人佩戴就合适,否则就不合适。
作者: 相忘于江湖    时间: 2010-7-19 13:11:44

呵呵,欣赏您的美物,此件沁色漂亮,通过图片看,此件蝉佩年代相当的老,应该为红山河磨料佩蝉,且此物件应该经过长时间把玩,沁色已经把玩得相当出色,希望您可以把此件器物盘通透,直至脱胎,菜鸟浅见,感谢您分享 ...
买完东西做什么 发表于 2010-7-17 16:15


  多谢你的评价!我现在就日日盘玩佩之,玉蝉沁色愈来愈鲜艳夺目,相信不远的将来就会脱胎换骨。
作者: 相忘于江湖    时间: 2010-7-19 13:12:56

8错8错这是真的吗?
御灵翡翠 发表于 2010-7-17 17:38


  是真的啊!
作者: 相忘于江湖    时间: 2010-7-19 13:13:29

传说中的血沁?
xzm04 发表于 2010-7-17 20:40


  非也。
作者: 相忘于江湖    时间: 2010-7-19 13:40:50

漂亮老土大紅沁色      少見美玉佩蟬
由於部份工藝刀法有異於紅山
沁色全器並未全部自然平均擴散
站立於研究立場
蟬的沁色漢代以前
工藝形制清代
合理懷疑是老玉老改
看到穿孔就可證明
不好意思提出不成熟 ...
三代玉情 发表于 2010-7-17 22:52


  多谢您的赞赏评价!赞成你的“蝉的沁色汉代以前”,但个人认为,工艺形制也不是清代的。因为这枚玉蝉工艺圆滑老到,形制绌朴,形神兼备,不似清代的工艺。不似三代之物,也不是汉的,也不像是老玉老改,倒有点象新石器时代的产物。因为它的沁色令人变幻莫测,细数了一下,它的沁色不下于十种,小小的一枚玉蝉,竟然令人猜不透摸不着,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非我辈所能想像。期待更合理的评测。
作者: 相忘于江湖    时间: 2010-7-19 13:42:36

楼主你给我造成阴影啦!以后见到玉蝉绝对不碰!
石龙子 发表于 2010-7-18 15:36


  对不起哦!污染了你的法眼。
作者: 相忘于江湖    时间: 2010-7-19 13:43:59

细看了一下,很有可能比汉代更老,应是红山文化的东西。
yes 发表于 2010-7-18 21:40


  眼光独到。
作者: 相忘于江湖    时间: 2010-7-19 13:47:07

  玉蝉的含义

  蝉:蝉挂胸前,一鸣惊人。蝉挂腰间,腰缠万贯。

  蝉在古人的心目中地位很高,向来被视为 纯洁、清高、通灵的象征.
玉蝉是一种高贵的礼器和身份的象征。


  玉蝉有三种:一是偑蝉,佩带身上,表示高洁清雅。二是冠蝉,在头冠上饰蝉。三是含蝉,葬礼之用。死后嘴里含蝉,期望自己像蝉一样能蜕化再生。

  古人认为蝉性高洁,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中说:“蝉蜕于浊秽,以浮游尘埃之外。”蝉在最后脱壳成为成虫之前,一直生活在污泥浊水之中,等脱壳化为蝉时,飞到高高的树上,只饮露水,可谓出污泥而不染,故而古人十分推崇。

  同时,蝉能入土生活,又能出土羽化。从汉代以来,皆以蝉的羽化比喻人能重生。如将玉蝉放于死者口中,成语中称作“蝉形玉含”,寓精神不死,再生复活。而把蝉佩于身上表示高洁。因此,玉蝉既是生人的佩饰,也是死者的葬玉。如今在汉代以来的出土文物中,常可以见到各式各样的蝉形玉含,即使在现代的玉石中,也常能发现这类玉石。

  玉蝉分三种,一是佩蝉,顶端有对穿;二是冠蝉,用于帽饰无穿眼;三是含蝉,在死人口中压舌,体积较小,不过一寸余长,刀法简单没有穿眼。据考古资料记载,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有玉蝉出现,著名的商代殷墟“妇好”墓,曾有玉蝉出土,同时出土的玉坠、玉琮也有一些饰以蝉纹的。可见蝉的形象作为一种装饰,已经问世好几千年了。  

  佩蝉、冠蝉和含蝉的区别在于,佩蝉在头部有对钻成“∨”形的象鼻眼,用以穿系,便于佩带;冠蝉则于腹部穿眼,眼形有直穿眼也有象鼻眼,可以穿线固定在帽子上;至于含蝉就不需要穿什幺洞眼了,三者是不难区分的。
作者: lilyqiu    时间: 2010-7-19 15:42:09

本帖最后由 lilyqiu 于 2010-7-19 15:44 编辑
  眼光独到。
相忘于江湖 发表于 2010-7-19 13:43


看过商湘涛那本书,对蝉的刀工印象最深是“汉八刀”,至于红山是不是这风格,记不清楚了。楼主做过鉴定么?

很欣赏商老,一个高中语文老师,然后升至大学古文老师,然后是国内某报记者,然后是香港大公报记者,现在收藏的国宝价值连城。
作者: 空气    时间: 2010-7-19 17:07:29

看不懂,菜鸟来过。。。。
作者: 何雨田    时间: 2010-7-19 17:19:21

很多好东西都曾入土。现在我们佩戴的镯子、戒指、耳环等等器型,都曾在死人身上作为陪葬品出现,难倒我们就该因此拒绝他们么?!
作者: 学习欣赏    时间: 2010-7-19 18:41:51

没有在馆藏标准器中见过这样形制和质地的玉蝉,汉蝉用到河磨玉这是从来没有听说过的。最近作伪很流行蝉!
作者: 家明    时间: 2010-7-19 21:24:31

个人拙见:
存疑之处就在此蝉的双面工,点明是装饰为主的物件,这在红山以图腾文化为核心的器件是不符的。红山器物工法拙朴,写形表神,此蝉应该不在这个文化期内。
作者: 相忘于江湖    时间: 2010-7-20 10:25:22

看过商湘涛那本书,对蝉的刀工印象最深是“汉八刀”,至于红山是不是这风格,记不清楚了。楼主做过鉴定么?

很欣赏商老,一个高中语文老师,然后升至大学古文老师,然后是国内某报记者,然后是香港大公报记者 ...
lilyqiu 发表于 2010-7-19 15:42


  我也只是说他的眼光独到,对是不是红山的也持有异议。还没有做过鉴定。适当的时候我也想拿去鉴定一下。所以现在晒上来让大家评评。

  我也很欣赏商老严谨的治学风格。
作者: 相忘于江湖    时间: 2010-7-20 10:26:21

很多好东西都曾入土。现在我们佩戴的镯子、戒指、耳环等等器型,都曾在死人身上作为陪葬品出现,难倒我们就该因此拒绝他们么?!
何雨田 发表于 2010-7-19 17:19


  赞同您的观点!
作者: 相忘于江湖    时间: 2010-7-20 10:28:37

个人拙见:
存疑之处就在此蝉的双面工,点明是装饰为主的物件,这在红山以图腾文化为核心的器件是不符的。红山器物工法拙朴,写形表神,此蝉应该不在这个文化期内。
家明 发表于 2010-7-19 21:24


  多谢您的评价!
作者: 相忘于江湖    时间: 2010-7-20 10:34:21

没有在馆藏标准器中见过这样形制和质地的玉蝉,汉蝉用到河磨玉这是从来没有听说过的。最近作伪很流行蝉!
学习欣赏 发表于 2010-7-19 18:41



  本人主为,馆藏的玉器只是中国古玉器的部分之一。这应该不是汉蝉。这蝉沁色非常苍老,老到甚至让我们看不到原来的玉质了,并且已有次生结晶产生了。
作者: 公瑾    时间: 2010-7-20 10:42:21

真漂亮欣赏了
作者: 买完东西做什么    时间: 2010-7-20 17:48:31

  本人主为,馆藏的玉器只是中国古玉器的部分之一。这应该不是汉蝉。这蝉沁色非常苍老,老到甚至让我们看不到原来的玉质了,并且已有次生结晶产生了。
相忘于江湖 发表于 2010-7-20 10:34

兄自己知道自己在玩什么即可,古玉的鉴别太难,要求的知识面太过宽广,于是便会根据每个人的认识不同,对每件器物的看法也就存在差异,这也是为什么古玉存在太多争议的原因~~~菜鸟瞎说~~~
作者: 相忘于江湖    时间: 2010-7-21 13:36:26

兄自己知道自己在玩什么即可,古玉的鉴别太难,要求的知识面太过宽广,于是便会根据每个人的认识不同,对每件器物的看法也就存在差异,这也是为什么古玉存在太多争议的原因~~~菜鸟瞎说~~~
买完东西做什么 发表于 2010-7-20 17:48


  高见!的确如此。
作者: jenniferlee    时间: 2010-7-21 14:33:08

  高见!的确如此。
相忘于江湖 发表于 2010-7-21 13:36


此等心态甚好,在下也是,每每下手,每每吃药,卖贵都算好的,还好每次都做作功课,基本还没买过“非和田玉”,

不知道那些老板看到我这个拿着高光手电,揣着高倍放大镜的爷们,心里会不会一阵阵窃笑。

反而是网上购买的一些小物件,倒物美价廉,真材实料,还有售后三包。算起来,也只有一次因自己选料而打眼。

玩的是玉,磨练的是心态。

最多嘴里抱怨几句:“草,咱这是为人民服务了”,明天咱还得继续,难得有个爱好、找个念想,哪能轻易放弃。
作者: 相忘于江湖    时间: 2010-7-21 14:50:40

此等心态甚好,在下也是,每每下手,每每吃药,卖贵都算好的,还好每次都做作功课,基本还没买过“非和田玉”,

不知道那些老板看到我这个拿着高光手电,揣着高倍放大镜的爷们,心里会不会一阵阵窃笑。

反而是网上购买的一些小物件,倒物美价廉,真材实料,还有售后三包。算起来,也只有一次因自己选料而打眼。

玩的是玉,磨练的是心态。

最多嘴里抱怨几句:“草,咱这是为人民服务了”,明天咱还得继续,难得有个爱好、找个念想,哪能轻易放弃。
jenniferlee 发表于 2010-7-21 14:33


  哈哈,这位朋友挺幽默的。玩的是玉,磨练的是心态。这句对头。玩玉的,谁没经历过酸甜苦辣,既然喜欢,就不必太计较得失。人生,讲究的是心态。玩什么,都要有一个好的心态!这样才不累。
作者: 冰人    时间: 2010-7-22 00:57:02


作者: 买完东西做什么    时间: 2010-7-22 01:59:51

此等心态甚好,在下也是,每每下手,每每吃药,卖贵都算好的,还好每次都做作功课,基本还没买过“非和田玉”,

不知道那些老板看到我这个拿着高光手电,揣着高倍放大镜的爷们,心里会不会一阵阵窃笑。

反 ...
jenniferlee 发表于 2010-7-21 14:33


曾经在一个坛子里看到一位藏友的回帖:都說喜歡聽真話了, 喜歡說真話;甚麼都不懂的生手, 憑感覺出發說了真話;認價位, 不理新老,只認和田,說了一些真話;只認自己的收藏, 對別人的~~~~嘿!!!!!說真話!!!  不同立場,有不同的檔次的真話!!!   已不追求說真話,聽回來的真話亦沒感覺了, 收藏是孤寂的, 偶然遇到同路人, 點一下頭, 微笑一下,繼續上路!!!

曾经不完全理解,于是吃了些药~~~~~~~

后来又看了一个藏友的回帖:

书中有真就有假,世人认假不认真。假作真时真亦假,真作假时假也真。
真真假假难分解,假者自假真自真。回忆世情般般假,借假修真破迷津。

人生路上貴在於學習,不同意見皆各有長短及角度,能容者謂之大肚。
真假世界中一定求真,器物沒對錯但求真理及真象,學習過程是重點。


不才有了点感觉~~~~~~~


再后来看了一位老师的帖子:

古人千差万别,古玉千姿百态,告诉我们一个事实,那就是鉴别古玉需要客观、客观再客观。任何主观推测都是我们判定古玉标准的大敌。出土古玉上没有的形制,我们不能说假;出土古玉没有的工艺,我们不能说假;出土古玉没有的题材我们不能说假,而这一切恰恰有可能就是填补了出土古玉的空白。总而言之,我们不能以今人的思维去置换古人的思维,不能以今人的工艺去推断古人的工艺,不要以为今人做不了的事情,古人就没有办法。尤其是涉及宫廷用玉和工艺,常人最容易犯唯心主义错误。

一个真正的懂行者在没有把握之前决不会胡言乱语。鉴定古玉是一项系统工程,不能不懂装懂,更不能信口开河。一次错误的点评有可能使祖宗留下的遗产当作垃圾毁掉。几百年、几千年的时光没有毁灭她的存在,倒因为几个世俗小人的浅陋见识毁于一旦,这是我们对古人的不敬,对岁月的亵渎,对子孙的犯罪。我曾在其他帖子中说过“古玉真假只有天知道,倘若你知道,只是古玉检验了你的经验和阅历,而不是你判定的古玉的前世与今生”。

自己终于开了点眼界~~~~~

后来一个朋友对我说:

天本无边无界,一些无聊没事的人,为自己的无聊没事找了个绝佳的理由天有界;人本因无边界,一些无聊没事的人,为自己的无聊没事给大家找出人世间情利义,从此我们这些凡人就在,"情 利 义"中找寻人世间的千心万苦~~~~~

末学我在知道自己是多么的无知~~~~~~

当一个无知的末学,遇上两位好心的老哥时:

玩玉,是炼心的一种过程,玩玉,就好比看到自我人生的一种过程,玩玉,有时候是一种享受更多的是一种寂寞,玩玉,有所得也必有所失,重要的是珍惜得到的和弥补失去的,玩玉,会吃药,但是看您吃的是良药苦口还是迷魂药~~~~玩玉,适合自己的就是好的,有了比较和争强好胜,那也就离走偏不远~~~

后来末学,开了点眼界,有了点感觉,跑了些市场:

玩玉之人诸多,然其真心爱玉之人却是凤毛麟角。当一件玉器摆在你面前,当你为了解读其中所蕴含的文化而四处查找资料、拜访师友前辈的时候,你是开心的,是激动的;而当你终于明白了这件玉器所代表的文化符号的时候,再次抚摩,心中感觉又有不同,那岂是一个“美”字可以形容的了的。然,玩玉者众,能如此这般的却为数寥寥。究其缘由,无外乎两个字——利益。“盛世收藏,乱世黄金”想来也是基于此。利字当头,也是收藏大军逾为壮大之因。

后来末学,发现自己还是一超级菜鸟,始终并未入门:

老玉是用命做的,新玉是用钱做的。老玉把做玉人做成了玉,新玉把买玉人看成了钱。
古人云:君子比德于玉。可现在世风日下,处处以利益和私欲为先,与玉德的本质背道而驰。首先我是一个爱玉的人,我不说自己是一个君子,但是那是我追求的目标。借此帖祝愿普天之下众多的爱玉之人,都能领悟玉之本质,拥有一个如玉的人生!!!
玩老玉的过程就是享受文化熏陶的过程,高古时期人一辈子也就做了几件,太难得了,想想都伟大。你要想,你手里拿的那件玉器,可是古人几年、甚至几十年的劳动成果啊!
古人制玉,因心无杂念,对玉与神灵心存敬畏之心,今人无论如何也难以与之企及。今人制玉多注重其价值,而不是其文化内涵。战国的高度,之所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,也就在于此!
玉界泰斗杨伯达曾经说过:我在故宫研究了半辈子的玉器,但是我才懂得一点点!一个人用几十年的时间去研究8000年的玉文化,可见玉之路途是一条没有止境,没有尽头的路。活到到学到老,不妄想,不臆断,以事实为依据,事实就是,踏踏实实,认认真真的把这条神圣的道路走好,走下去!世界靠精神和道德的引导走向辉煌,否则就离毁灭不远,人类靠内心的善良和纯真走向天堂,否则就离地狱不远!我们要在繁杂匆忙的现实生活中,保留一点对崇高理想、幸福生活的向往,心中才不会陷入空虚和茫然。
玉之文化,深沉浑厚,博大精深,穷尽一生,无穷无尽,远离凡尘,毕生追寻!

最后末学才知道:

老的不一定都是古董,很多只是旧货;古董不一定都贵,只有精品才贵!玉只是玩物,并不是生活必需品。大家若喜欢,量力而行;不喜欢,则一笑置之!!一个疯子卖,一个疯子买,还有一群疯子在等待。

末学,何时才入门:学!学!学!!!!!








欢迎光临 爱玉网 (http://bbs.woiyu.com/) Powered by Discuz! X2